-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装饰混凝土建筑艺术发展论坛暨“国检杯”第六届全国混凝建筑术设计大赛揭晓典礼的通知2023/08/24
- "国检杯”第六届全国混凝土建筑艺术设计大赛 资格预审入围作品公示2023/03/21
- 关于举办“国检杯”第六届全国混凝土建筑艺术设计大赛的通知2022/08/26
- 关于表彰2020~2021“建筑应用创新大奖” 获奖单位的决定2022/01/21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前进,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其他诸多行业的发展。以建筑设计为切入点,阐述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原则及方法,分析了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有效应用,促进建筑工程实现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理念,有助于推动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技术; 新材料; 建筑设计; 应用;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及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促进了建筑新技术与新型材料的更新,在建筑工程中逐渐扩大应用。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已接近世界先进国家的消费水平,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成为了建筑材料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同时为了使建筑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坚持节能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结合新技术、新材料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加强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有效的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设计是设计人员在建筑物建造前,按照建设目的及任务,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设想,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用图纸和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建筑设计通俗的讲就是建筑材料、技术、功能和经济利益等多方面的综合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会用到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种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从最初的土、木发展到现在的混凝土、钢筋等,一直以来都在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这不仅有利于环保节能工作开展,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极大的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的要求,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居住工作环境,同时还能避免因建筑工程施工而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帮助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方法
2.1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原则。建筑设计过程中包含的技术、材料类型较多,但并不是所有是新技术、新材料均能够推广使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必须考虑其经济性、和谐性和因地制宜等原则。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成本投入大,经济成本是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中,要优先考虑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性,从而实现控制经济成本的目的;同时,和谐性也是建筑设计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确保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建筑工程不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要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另外,还需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地域存在地域差异,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尽相同,新材料的使用成本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地理特征,选择合理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确保其合理利用及绿色环保。
2.2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方法。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新技术及新材料时,为了确保能达到预期的建筑设计效果,还必须要注意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具体应用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结合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学习,不断更新自身设计理念,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建筑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应用适当的新技术及新材料,确保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以便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当天然的海洋海岸线被人工海堤所取代时,就会失去很多珍贵的潮间带栖息地。然而,一项新研究表明,通过用特殊设计的瓷砖覆盖这些墙壁,可以创造一个替代的栖息地。生活在潮间带的小生物往往喜欢一些犄角旮旯,它们可以在那里获得安全的立足点,躲避捕食者,并在退潮时避开阳光。不幸的是,海堤通常只是平坦、贫瘠、垂直的混凝土区域,没有任何这样的特征。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尝试在这些海堤上添加一些小角落和小缝隙,其形式是3D打印的缝隙混凝土砖。在一年的时间里,这些混凝土砖被放置在全球14个地点的港口海堤上,包括中国香港、悉尼、旧金山和伦敦。
当随后与部署在相同地区的完全平坦的瓷砖进行比较时,研究人员发现缝隙混凝土砖中的物种增加了19%至51%,动物增加了59%至416%。不足为奇的是,大多数生物--如藤壶、蜗牛和软体动物--更喜欢栖息在缝隙的底部,因为那里是它们最隐蔽的地方。
在将混凝土砖贴在海堤上之前,先用牡蛎吸引其他生物,混凝土砖的效果就得到了改善。在测试期间,牡蛎本身不仅继续茁壮成长,而且它们还可以作为捕食者的食物,再加上其壳的皱褶表面为小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
这项研究是由澳大利亚主导的更大的世界港口项目的一部分,并在最近发表在《全球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进行了描述。
个人荣誉
湖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971P2201“湖北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成果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劳动价值论是信息商品价格的理论基础”获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1997年获华中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1-2002年度教师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2-2003年度教师教学工作优秀奖一等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3-2004年度教师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
2004年校级第五批主干课“信息经济学”验收评估为优秀。
“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获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高教组网络课程二等奖
“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研究方向
信息经济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企业信息化
研究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7BTQ010“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与对策”的主要研究人员。
湖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971P2201“湖北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之子课题“湖北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
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五”规划项目:“企业EC管理”,教高函[2002]17号第二责任人
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关于批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批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厅[2001]3号)
企业委托项目:中国银行黄石市分行扁平化管理与业务流程整合研究,2004年。主持人
企业委托项目:湖北非公经济计算机远程培训考试系统的验证与推广,2004年。主持人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制度创新研究,2004-200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模式研究,2004-2005 主持人
武汉城市圈电子商务研究报告 2008 负责人
出版书籍
(一)著作
《中国青年百科全书》,华夏出版社,1992年。(主要撰稿人)
《色彩趣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主要撰稿人)
《二十五史精选文白对照与导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1月。(编委与《陈书》分卷主编)
《白话二十四史》,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7月。(编委与《陈书》分卷主编)
《改革与探索: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事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8月(编委)
《信息经济学通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6月。(主编)7、《电子商务物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主编)8、《企业EC管理》,高教出版社,2002年11月(副主编)
《信息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6 主编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40多篇,近10年来的论文如下:
论图书馆的经济功能,图书馆,1997(1)
公民的经济信息需求及其满足,情报探索,1997(3)。
劳动价值论是信息商品价格的理论基础,图书与情报,1997(4)。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劳动力缺口与再就业工程,阴山学刊,1998(2)
现代企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情报探索,1998(3)
信息市场竞争机制分析,山东图书馆季刊,1998(4)
网络信息服务的定价方法,《改革与探索: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事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8
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服务业结构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6)
企业技术创新及其与技术市场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专辑
论农业产业化的信息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人大复印资料之农业经济,1999(10)全文转载
论信息商品的风险,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4)。人大复印资料之G9,2001(1)全文转载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服务业结构的变化与优化. 现代情报.2002(1)
试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构建.商业研究. 2002(7) 独著
电子商务与管理创新,楚天学术(第2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发展作用探析,物流科技,2004(5)
电子商务中“柠檬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情报杂志,2004(9)
企业物流溢出下的外包业务分析.物流科技.2004(12)
湖北省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5)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数字校园建设,情报科学,2005(3)
电子商务对企业制度创新的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3)
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十年回顾与展望,情报科学,2006(5)。人大复印资料之教育学全文转载,2006(8)
湖北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科进步与对策,2006(8)
我国零售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统计与决策,2006(15)
论企业创新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商场现代化,2006(17)
Some Fundamental theories concerning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2006\5\27.第一作者,ISTP收录。
How to Develop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第三届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论文集》,English Version.2006\6\03
教育背景
1982-1986,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学士
1992-1993,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助教进修班学习
2001-2003,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经济学硕士
2001—20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高访
2005.1—10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HEC(蒙特利尔商学院)、CRT(交通运输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6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工作至今
工程项目
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的主要大、中型规模工程
深圳华侨城小学 1989年~1990年 1.5万㎡
深圳深业大厦 1992年~1993年 6万㎡
作为设计主持人完成的主要大、中规模工程
南银大厦 (北京)(已建成)
中国人寿大厦(北京)(超高层、已建成)
中关村金融中心(北京)(超高层、已建成)
全国海关信息管理中心(北京)(已建成)
福建广播电视中心(福州)(超高层、建设中)
新大都会议娱乐中心(北京)(已建成)
百度大厦 (北京)(已建成)
北京亦庄亦城国际中心(超高层、 建设中)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传媒中心(超高层、 建设中)
作为设计主持人正在设计、建造的主要大型建筑工程项目
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 (酒店、办公、商业超高层综合体)
亦庄28c3高层综合体
发表论文
《生命的跳跃》
《激荡与超越》
《妥协的高科技》
《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在北京》
《建筑专业院特色化科研与设计机制探索》
《享受创作享受生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温故知新--关于"中关村金融中心"创作及题外话》
《感受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近60年的建筑创作发展》
个人经历
1984年10月 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1984—1985年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建筑师;
1985—1989年 香港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
1989—1996年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
1997—2000年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2000年—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
2011年12月8日 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个人荣誉
1997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8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9 “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9 “国家百、千、万人工程”人选
2000 “国家设计大师”
2003 “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2006 “梁思成建筑奖”
2007年 亚洲建协金奖
2011年 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获奖情况
1982 建筑师之家 主创
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1987-1991 阿房宫凯悦酒店 主创 陕西西安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1989-1992 蛇口明华船员基地 主创 广东深圳
深圳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1991-1994 丰泽园饭店 主持 北京宣武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国家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铜质奖
全国中青年“建筑师杯”优秀设计奖
1995-1997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 主持 北京海淀
国家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
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
1995-1997 威海中信金融大厦 主持 山东威海
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1996-2000 现代城高层公寓 主持 北京朝阳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北京市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1998-1999 外研社二期工程(印刷厂改造) 主持 北京海淀
1999-2001 天一家园住宅社区 主持 浙江宁波
2000-2001 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教学楼 主持 北京海淀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2000-2002 水关长城三号别墅 主持 北京延庆
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奖
法国蓬皮杜艺术收藏
2000-2002 清华科技创新中心 主持 北京海淀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一等奖
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
2000-2003 富凯大厦 主持 北京西城
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优秀奖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三等奖
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一等奖
2000-2003 康堡花园 主持 北京朝阳
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三等奖
2001-200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主持 北京海淀
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一等奖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2001-2004 外研社大兴国际会议中心 主持 北京大兴
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2001-2004 福建龙岩学院主教学楼 主持 福建龙岩
2001-2005 首都博物馆 主持 北京西城
2002-2003 成都东方明珠花园 指导 成都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住宅设计) 二等奖
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2002-2003 北京雅昌彩印天竺厂房综合楼 主持 北京顺义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公共建筑)二等奖
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
2002-2004 广东东莞松山湖商务办公小区 主持 广东东莞
2005年度全国优秀规划设计 一等奖(部级)
2002-2004 西安紫薇山庄度假村及别墅区 主持 陕西西安
威海第二届人居建筑设计大奖赛铜奖
2002-2004 北京蓝堡国际公寓 主创 北京朝阳
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二等奖
2002-2004 民航总局办公楼改造 主持 北京东城
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公共建筑)二等奖
2002-2004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案、初步设计) 主持 浙江杭州
2007年度杭州市建设工程西湖杯(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2008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2002-2004 大连软件园八号和九号办公楼 主持 辽宁大连
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公共建筑)三等奖
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
2002-2004 华融大厦 主创 广东深圳
2002-2004 唐山会展中心 主创 河北唐山
2002-2004 福建广电中心 主持 福建
2002-2004 殷墟博物馆 主创 河南安阳
亚洲建协建筑奖(ARCASIA Award)2007年 金奖
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 优秀奖
2002-2005 安徽出版大厦 主持 安徽合肥
2002-2005 北京德胜尚城办公小区(德胜科技大厦) 主持 北京西城
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方案奖(公共建筑) 优秀奖
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
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 二等奖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部奖)二等奖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 铜奖
2003-2004 湖南株洲体育中心 主持 湖南株洲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奖 三等奖
2003-2004 北京国典综合楼 主创 京
第十二届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方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
2003-2005 大连软件园十号和十一号办公楼 主持 辽宁大连
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 二等奖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部奖)二等奖
2003-2005 大连软件园软件工程师公寓 主持 辽宁大连
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 铜奖
2003-2005 敦煌市博物馆 主持 甘肃敦煌
2003-2005 北京市数字信息出版社 主持 北京东城
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方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十佳方案奖
2003-2007 秦安大地湾遗址博物馆 主持 甘肃天水
2004-2005 南京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主持 江苏南京
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 优秀奖
2004-2005 辽宁五女山遗址博物馆 主持 辽宁桓仁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奖 二等奖
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部奖)二等奖
2004-2005 海银博物馆 主持 北京密云
2004-2005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主持 山东淄博
2004-2006 拉萨火车站 主持 西藏拉萨
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 一等奖
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优秀奖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部奖)二等奖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 金奖
2004-2006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 主持 南非比勒陀尼亚
2004-2006 中国驻南非开普顿领事馆 主持 南非开普顿
2004-2006 山东德州行政中心 主持 山东德州
2004-2006 中国驻南非开普顿领事馆 主持 浙江宁波
2004-2006 山东广电中心 主持 山东济南
2005-2006 韩美林艺术馆 主持 北京通州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奖 一等奖
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部奖)二等奖
2005-2008 中纪委谷泉会议中心 主持 北京平谷
2005-2006 西昌文化艺术中心及火把广场 主持 西昌凉山
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 金奖
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佳作奖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奖 一等奖
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部奖)一等奖
2005-2008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生组团 主持 浙江
2005-2006 天津塘沽图书馆 主持 天津
2005-2006 天津海河新天地项目C-1区 主持 天津
2005-2006 天津大沽口炮台博物馆 主创 天津
2005-2007 北京外国语大学体育馆 主持 北京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奖 三等奖
2005-2007 北京人民大学图书馆 主持 北京
2005-2007 无锡鸿山墓遗址博物馆
2005-2008 南京艺术学院 主创 江苏南京
2005-2008 天津博学院 主创 天津
2006-2007 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馆
2006-2007 河北后城援助小学校
2006-2007 日照山海星白宫会所
2006-2007 钓鱼台前门宾馆院落整治修缮工程 主持 北京
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 优秀奖
2007-2007 西山创意产业基地B区 主持 北京
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 优秀奖
2007-2008 西山项目A/E/F区 主持 北京
2007-2007 山东济南章丘朱家峪古村接待中心
2007-2007 北京丰盛危改东区 主创 北京
2007-2008 重庆B18- 1 主创 重庆
2007-2008 奈伦国贸 主持 天津
2007-2008 奥运信息柱 主持 北京
2007-2008 奥运多功能演播塔 主持 北京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奖 二等奖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 铜奖
2007-2008 奥运下沉庭院3号院 主持 北京
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优秀奖
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部奖)一等奖
2007-2008 苏州火车站
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 银奖
2007-2008 妇联综合楼翻扩建 主持 北京
2007-2008 蓬莱古船博物馆 主持 山东省蓬莱
2007-2008 三眼井文化历史保护修缮 主创 北京
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 优秀奖
2007-2008 天津塘沽区响螺湾月亮岛 主持 天津
2008-2009 上海项目朱家角水上宾馆 主持 上海
2008-2009 鄂尔多斯东胜区体育公园 主创 内蒙古
2008-2009 鄂尔多斯文化中心 主创 内蒙古
2008-2009 敦煌莫高窟旅游中心 主持 敦煌
2008-2009 昆山文化中心 主持
2008-2009 济南全民健身中心 主持 济南
2008-2009 北工大软件园Ⅱ项目 主持 北京
2008-2009 内蒙古广播影视数字传媒中心(一期)主持 内蒙古
2008-2009 重庆万州三峡移民纪念馆 主持 重庆万州
2008-2009 吉安行政中心 主持 吉安
2008-2009 泰山桃花峪游人服务中心项目 主持 山东济南
2008-2009 平谷特色文化展示中心 主持 北京
2008-2009 德阳市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学校 主持 四川德阳
2008-2009 泰山桃花峪游人服务中心项目 主持 山东泰安
2009-2010 天津于家堡金融区03-15项目 主持 天津
2009-2010 天津渤龙新城项目 主持 天津
2008-2010 中纪委谷泉会议中心五区健身馆 主持 北京
2009-2010 大同博物馆 主持 山西大同
2009-2010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 主持 四川北川
2009-2010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主持 江苏省徐州
2009-2010 北京市第35中学 主持 北京
2009-2010 保定市博物馆/大剧院 主持 河北省保定
2009-2010 北京邮电大学新校区 主持 北京
2009-2010 西安环城西苑 主持 陕西西安
1992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1995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997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2始清华大学责任教授。
1996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2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2003始国家一级注册咨询师。
2013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主讲“环境行为概论”32学时 89人 研究生必修
主讲“建筑策划导论” 32学时 60人 研究生选修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建筑策划
设计方法论
公共与民用建筑设计(体育建筑、观演建筑、文化建筑、医疗建筑)
2008年奥运会主场设计研究。
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活动屋盖体系及相关技术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2008年奥运会射击中心设计研究。
钢结构学生公寓设计研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中心设计研究。
科技园规划设计研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飞碟中心设计研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设计研究。
室内滑雪馆设计研究。
国家美术馆设计。
丹东医院策划研究。
2008年奥运公园规划及奥运会主场设计研究。
大运会综合体育馆及游泳馆设计研究。
《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全国注册建筑师教材。
《北京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北京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制图标准》
高层写字楼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建筑策划研究。
中国美术馆改造
《建筑设计与经济》全国注册建筑师教材。
2008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设计。
医院策划研究。
《建筑策划导论》2000。
《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注册建筑师教材2001。
“传统,人,发展”《新建筑》,2000.5。
“关于北京CBD规划的几点疑虑和建议”《建筑学报》2001.10。
“用建筑语言表达体育建筑的内在精神”《工业建筑》2001/12。
“清华大学东北区体育场馆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与经济》注册建筑师教材2003。
1994清华大学十名有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奖。
1994中国建筑学会1993年青年建筑师奖第一名。
1996“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
1997北京天桥剧场获第三届首都十佳公建及建筑艺术创作优秀奖。
2003中国戏曲学院获国家优秀设计铜奖。
大学生运动会游泳馆体育中心获教育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2005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
2005清华大学胜因院专家公寓教育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2004年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席主席。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体育建筑专委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分委员会委员。
首规委专家咨询组专家。
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编委。
主要科研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三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湖北省一等奖
中国首届生态设计大赛优秀奖
湖北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
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竞赛多次获奖
著作:
《博览新空间》与周卫合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建筑表现》与李钢合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建筑表皮》即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8
译著:
《THOMAS HERZOG建筑+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诗意的功能主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8
论文: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设计,《建筑学报》,2007,01
城市夹层地带的热环境部分影响因素浅析-以香 港石峡尾商住区为例,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03
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建筑学报》2006年亚洲建协专刊
双层玻璃幕墙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城市建筑》2006,11
历史的转折点,《城市建筑》,2006,07
100㎡的自由 -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室内设计手记,《城市建筑》,2006,12
美丽的代价《建筑学报》2005.8
表皮-幕墙-气候过滤器《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4.01
窗户的革命《建筑学报》2003.9
仿生学的启示《建筑学报》2002.09
生态,技术及诗意的表达,《世界建筑》2002.01
生态建筑的思与行《新建筑》2001.05
双层皮玻璃幕墙研究《 建 筑 学 报》2001.11
欧洲建筑教育 《 建 筑 学 报》2000.06
拓宽专业口径 共享教育资源《华中建筑》98.03
等40余篇
张利:您的履历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荣誉清单,从上学时的全部优留作业到工作以后最年轻的清华大学教授、设计院院长,当然还有随后的更多荣誉。然而,所有接触过您的人,不论业内还是业外,都有一个共同印象,就是“谦逊”,您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您如何看待时下 “傲气”的建筑师?
庄惟敏:“谦逊”是留给人的印象,我想这可能更多是源于内心的自我认识。我的相对谨慎的自我认识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这应该是家风的传承和影响。我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员,在他们的价值观层面上,一直认为人应该对自己有一种恰如其分的解读,这种概念也灌输给了我。他们没有特别的说教,他们的作为就是这样。我父亲1953年同济大学毕业,是做钢结构的。我国第一个管型塔式起重机是他和苏联专家一起设计的,但是他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我是在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才在箱底发现一张报纸,上面有报道,而我父亲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他的这种状态也深深地影响到我。当我自己走上建筑这条道路,成为建筑师,我更加意识到这种自我认知、这种状态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说它重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能时刻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真的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都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看到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这是发自内心的想法。每次做完一件事,我都会习惯性地进行反思,而这种习惯使我真的张狂不起来。
张利:那您是不是认同这句话,“狂妄源于无知”?
庄惟敏:这样说可能有点绝对,我不会用这种说法去衡量自己或衡量别人。我后来也反思过,当真的认识到自己有不足才会有一点提高。就像你说的,不知道自己无知是很危险的。另外,除了刚刚提到的两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我觉得自己是挺缺乏“设计”的,这个“设计”是指做人的自我经营态度。有的人是很会设计的,比如对外的姿态,比如在讲演过程中表达出来的一种介乎“谦虚”和“张扬”之间的分寸感,好像是经过周密的演习之后表达出来的。但是,我会觉得这种“自我设计”很可怕,我会不自觉地排斥。伊东丰雄在UIA大会上演讲时,用自己的激情和对建筑的理解来讲他对建筑的认识、对环境的认识,70多岁了还在不断否定自己,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的、自然的表达,赢得了全体听众起立鼓掌。我觉得这种真实才是建筑师需要的。
张利:您现在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与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院长,您如何看待两份工作的异同,它们哪个更具有挑战性?
庄惟敏:做建筑学院的院长太有挑战性了。事实上,我这个人不是思想家,周榕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给建筑师归类,你也做过一个给建筑师归类的坐标系,我觉得做得很好,我也欣然接受你们的归类。我其实是个建筑师,准确地说是走比较正统的建筑师的道路,一毕业就进了体制内的大院,由一个师傅带入门开始,逐渐一点点做到现在,对规则的意识与对责任的看重远远超过思想上的批判,这是我们在体制内面对大量快速建造过程的需要时所形成的一种状态。我承认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但是我并不后悔走这样一条道路。我觉得思想有很多种,并不是说仅仅在建筑创作的层面上的个性张扬或反叛就是有思想,其实让一座建筑真正地落地生根,从人的需要与建筑的本质出发,我觉得这也是思想,而且是脚踏实地的思想。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我对于自己作为设计院的院长还是很坦然的。这在我后来读书的过程中也有体会。比如,菲拉雷特(Filaret)的论文集,他的文章写一段工程的内容会加一小段诗歌,特别在意文辞的修饰,他甚至要求别人讲他的论文时要朗读。所以大家一直认为菲拉雷特是一位倾向艺术化的人,但他说,在自己的论文中更多地是在写“pattern”和“scale”,他要告诉大家一座伟大的建筑实际上是通过形制、模数、比例来实现的,这让我非常感动。这样的大师更关注建筑和人的亲近、和自然的对话,他加深了我对建筑细部、人的行为和功能等与人互动的层面的关注。后来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博士生张婷研究斯卡帕,斯卡帕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原来对斯卡帕不是特别关注,后来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他那些非常感人的建筑细部处理,使他作为伟大的建筑师显得更加丰满。所以,回头来看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手笔,可能更多的是很虚幻的,这也坚定了我作为职业建筑师在这些层面上要多投入精力的想法,所以在设计院这边,我很享受作为建筑师进行创作的过程。
但作建筑学院的院长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我并不擅长——身为院长个性必须张扬,必须强势才能做好,这跟我的性格不大相符;另一个是,一定要有雄心勃勃的纲领,最好是惊天动地的“思想”,这好像也不是我的特长。怎么来做建筑学院?坦率地来说,我到现在还没有梳理清楚。因为清华建筑学院前辈的思想太强,梁先生的思想、吴先生的思想等等。我今天悟出来的一点是:我们作为建筑学院的老师能教授给学生的,是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我们教不出大师,大师不是教出来的,但要教出一个合格的职业建筑师,这是我们的职责。这一点,在上周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建筑教育论坛的时候,宾大设计学院的院长玛丽莲·泰勒(Marilyn Taylor)也讲到,我们建筑学的教授都应该是出色的建筑师,原因之一就是,教设计必须清楚作为建筑师在行业中最基本的要求和素质。但是这一点,却不能作为建筑学院发展的理论支撑,所以这是我作为建筑学院的院长很焦虑的地方,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建筑学院院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们学科已经排名第八,但这里缺少一个关于办学思想的衡量维度。所以说,挑战是非常大的。
张利:您属于文革之后中国本土走出来的一代人,您觉得这一代人的共性是什么?以及这一代人的责任又是什么?
庄惟敏:我觉得这一代人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这种责任感是从父辈延续下来的。而且我们也经历过文革,经历过改革开放,应该说是受过一点苦,到今天才感受到对比。当然更重的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改革开放瞬间打开国门之后,国外现代思潮的涌入带来巨大的反差,这在精神层面上的刺激是非常强烈的,比现在人的体会要强得多,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社会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另外,我们这一代人的民族认同感也是比较强的,不会彻底把自己当成“世界公民”,而是立足本土的,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使得我们会与后来的人有区别。后代的人可能会更国际化,视野更开阔,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非常便利地跨出国门。而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能拿到一本《世界建筑》知道什么是“post-modern”已经是相当前卫了。正是由于那个时候信息的封闭,造成了我们这代人先天的“本土”特征,也使我们成为了计划经济下大规模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价值观和觉悟都使这代人能在大型国有设计院中独当一面。但是随着将来“institutional”大院的逐渐消失,这代建筑师也会面临一些不适应和反思,面临现在的建筑市场的变化会迎来巨大的挑战。
张利:在您至今的创作历程中,有哪几个项目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要串接一个轨迹,哪几个项目是里程碑式的节点?当初接手这些项目时的情形是什么样的?
庄惟敏:回忆起来,大概会有几个明确的节点。第一个节点就是从学生到建筑师的转换,当时做的项目就是东方艺术大厦,现在已经拆掉了,但是我能坦然接受。因为现在看来,那个项目确实有很多自己不认同的地方。当时还是作为学生跟着李道增先生,和香港许李严事务所一起投标,我们清华的方案被规委看中了。但是当时心里没底,不知道方案该怎么深入,毫无头绪。我作为学生,做建筑师的第一课是跟许李严事务所的合作。当时发现许李严事务所的首席建筑师严迅奇先生很专业。他是1975年港大毕业的,在当时香港市场的情形下,他受到的训练相当不错,许李严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我1987年开始画施工图,1989年日本留学回来还在继续画,直到把剧场的部分画完,酒店的部分是跟许李严合作。当时就觉得,我学到的知识遇到现实工作会有很多问题。这是让自己认识职业建筑师状态的一个节点。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做中国美术馆的改造,让我了解了作为职业建筑师的人文情怀。我开始一直认为中国美术馆是十大工程中的一个,后来才知道它并不是,而是十大工程的剩余物资建成的。中国美术馆是在1950年代末开始规划设计的,是世界八大美术馆之一,它的规模不是很大,15,000m2,改造加建之后才20,000m2。在自然灾害时期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建成的这座建筑,完成的品质却是非常高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接到改造任务之后我曾跑到美术馆的屋顶上去看檐口,三层有两个侧厅,侧厅上面是小披檐,披檐和墙体之间有一个缝,这个缝之间有一圈构筑物,是混凝土浇筑出来的圆环,每个固定的圆环直径1m多,这个混凝土的圆环很朴素,没有任何装饰。当光线透过披檐照下来,圆环会投下来光影,随着一天日光的变化而变化,特别契合敦煌莫高窟的檐口印象。从中可以看出,老一辈建筑师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体现人文的特质,让我非常感动。改造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要把墙体面砖的空鼓敲掉,而外挂石材至少需要15cm,这样做原来的琉璃瓦就会凹进去,所以琉璃也要全部敲掉,根据原来的图纸照着原来的样子放大重新烧。那时候北京已经没有琉璃厂,是到山东日照去烧的,不过是用机器刷的釉,跟原来人工刷的还是有差距。这让我感觉到,建筑的美与品质,绝对不是简单地跟技术成正比,人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用最简易的材料达到很高的品质。这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再之后就是当下的设计,主要是处理环境的态度问题。我有一个说法被媒体放大了,就是“无为而治”。我对老子的“无为而治”认知不深,但是我有自己的解读。我说的“无为而治”更多的是对环境的态度,我一直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自然的村落是最合理的,凡是人工规划出来的东西或多或少都是有问题的。建筑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解决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原来没有悟到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早就悟到了。建筑师对环境的态度就是不要把人工环境强加给自然,而是一种无为的状态,这就需要比较深厚的功底。这也是让我比较焦虑的地方,老是觉得自己的功力不够,总觉得放不开。我看到的很多好的建筑,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做的非常到位。最近做的华山游客中心,就有这种想法,但仍然觉得还是不够。这个项目当时就是想把建筑弱化,建筑相对自然场景应该是退后的感觉。
比较清晰的就是这三个节点,第一个是从学生向建筑师的转变,第二个是知道了建筑文化意味着什么,第三个就是对建筑和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张利: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国美术馆的改造,由中国文革以后的建筑师主创,却尽量不留自己的痕迹。您当时有没有试图留下自己印记的念头?如果有,后来是怎么拒绝了这个念头的?
庄惟敏:这个方案应该是一个加建方案。加建方案在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卢浮宫,成就了贝聿铭。我最初的方案在后面的院子里也做得比较夸张,但是后来放弃掉了。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美术馆已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在我看来多一笔可能都是败笔。研究了戴念慈先生的作品以后,才理解他是通过中国传统院落的形制、对称的构图,形成了这种饱满的占满整个地段的总图布局。这种布局在后院添加任何一部分都是多余的,即便是功能的完善,要扩充的部分也是应该服从整体的。所以最好的做法,最恰当的方式,就是“不做”,当时的定位就是这样。在向文化部汇报的时候,他们也非常认可。后来增加的那几千平方米全部都放在北侧的院落地下,而且纯粹从疏散角度做了两个疏散口,其他的什么都没做。唯独比较大的改动就是4个角厅,增加了自然采光的天窗。当时有人说如果要尊重原来的方案,屋顶都不能动。但是后来发现,屋顶不能动是因为展厅里的32根柱子(1个角厅8根柱子,4个角厅32根),这些柱子是非常影响展陈的。于是做了非常大的决定,去掉32根柱子,这样从展陈出发的改变就必须改屋顶,同时做玻璃天窗采光。但是玻璃天窗计算了折射角度,而且考虑到防水,会有一点高,为了从立面上看不到,天窗的比例尺度做了非常精细的调整。所有这些做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持原来的风格。有人会觉得,你这个项目不是白做了吗,而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向大师学习的机会,是让我非常受益的。当然还有些在原来的基础上材料的改变,比如木头换成铜,石膏的地方变成石材,但都是按照原来的造型和风格。
张利:清华科技园是您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案例,在这个作品中,您如何面对高层建筑开发所不可避免的一些弱点,比如商业化、形象化、人性尺度缺乏等。
庄惟敏:清华科技园这个项目其实是个任务,是帮助投资者通过这个项目把投资赚回来,这也是建筑师的一个职责。就像UIA对建筑师的定义所说的,建筑师要为业主服务,满足业主要求,但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总体效益和社会的弱势群体,当社会总体效益与业主要求相冲突的时候,建筑师一定要站在社会一边。所以巨型的商业化的东西、非人性尺度等等都是问题,很多建筑师会自觉地不做商业建筑,但是作为职业,可能还需要去做。在清华科技园项目中,最大的问题是业主定位的建筑尺度巨大、容量超大、容积率太高,还有它的位置在学校门口,交通也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个作为任务的项目,在一开始的方案设计中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就是高容积率下交通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往往是职业建筑师最常用的策略。我不希望赋予一个建筑太多的意义,对商业建筑而言,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应该是最高效的。针对项目场地狭小,车流、人流混杂,我们设计了一个架空二层平台,通过科技园里的中心广场和花园可以将步行人流引上去,把底层架空形成机动车交通空间。每个楼座下面都有落客空间,都有环路,由此形成全立体的交通系统。这里的地下车库应该说是中关村一带最好用的,流线非常清晰。第二就是人性化的问题,立体交通也构成了一个人行独有的空间——二层的平台,通过12根带有景观特征的钢柱实现了一种空间的限定。建成后人们在上面乘凉,孩子们嬉戏,老师们在上面交流沟通,利用得非常好。但也必须承认,在校园的区域内这样高强度的开发,是有先天的问题存在。而建筑师在这里的责任就是尽力去解决问题。
张利: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南极科考站,这是很特殊的类型,您觉得在这个项目上,建筑学的价值应该怎么定义?是环境上的,美学上的,还是文化上的?
庄惟敏:我觉得肯定是在环境上的。在南极很多国家的科考站都非常有特色,而这些建筑毫无例外的最重要的特点都是采取最少干预环境的策略,就是与南极地面的接触点非常小,这与一般的建筑是不同的。《南极条约》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最低限度地干预南极大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南极科考站作为一个极地建筑,气候很重要,但我觉得土地足迹的问题更重要。也就是说南极的土地足迹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南极的这种气候在北极也可能有,但北极是冰,南极是大陆。打桩、挖土等等举动对南极大陆的影响都是永久性的,所以在这里轻触式的做法,其实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敬畏,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比如德国站,做了几条腿,可以随着雪的厚度的增加不断地往上长;还有的国家的科考站是可以行走的。科考站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临时建筑,我国第一批去南极科考的科学家秦大河去的时候的1号楼已经坏了,它当时是由集装箱改造装配成的。根据《南极条约》,如果要把它完全保留下来,就要修缮保护做成博物馆,但修缮改造过程中要做到对环境零污染,如果要拆除,那就要把所有的构件及垃圾用“雪龙号”运回来,以免对南极大陆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所以南极科考站作为一个极地建筑,除了大家熟知的要考虑严寒气候之外,还要考虑到它是建在南极大陆上的,建筑这种人工环境就是南极大陆的附属品,这个附属品要最少限度地影响南极大陆。当然这种罕见的建筑类型,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被建筑界所揭示和理解并作为设计原则,比如底层架空、朝向以及专门在建筑群里留出风道,这些风道是为了让自然风把雪吹开,能够让企鹅通过。所以,这跟我们的有些习惯和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一般建筑学的概念是建筑要坚实扎根大地,而在这里就不同了,它应该是可以活动的、可以走的。原本我们看极地建筑的资料,都是在研究气候,事实上在这个层面,我们已经疏忽了。在国外这方面已经开始有相关的研究,比如一种和大地衔接的技术,像浮柱式、移动式的技术。此外,还要考虑到更深层次的,就是极地建筑对人的人文关怀,要超越其他建筑,要削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南极越冬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极夜情况下,大洋已经结冰,动物都没有了,人是非常寂寞的,所以要研究什么样的空间状态能让人适宜这种极地的生活。
张利:接下来是玉树的援建项目,您做的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您在玉树的项目上还是实现了很多想法。您当时是怎么接受这个政府办公项目的?另外,怎么把您的设计想法说服给当地政府并最终实现的?
庄惟敏:玉树的十大工程是中国建筑学会分配的任务,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这个项目最初设想的规模曾经一度达到了240,000m2。面对在藏区,有神山圣水,还有结古寺的这个项目,我们做了好多方案,尝试过坛城、林卡式、还有宗山,但最后梳理出来的方案确定出一条思路:因为藏区的人有精神崇拜,既然是行政中心一定要有这种精神崇拜,所以宗山的概念一定要体现,一定要有高的体量,带有精神象征性。但是如何体现宗山,如何将“宗山”与城市结合,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后来在若干次讨论中,崔愷提出可以尝试做一点儿藏式的院子,这一下子启发了我。我们开始也做了院子,但没有刻意地做出大小不同的、高低错落的院子。比如,中轴线主入口的院子带有礼仪性质,旁边的偏院是大厅、办公。这些院落之间,开放或半开放,内向或外向,以及高低的错落和围合,这组建筑就把亲民的这一面表达出来了,尺度上就跟城市融为一体。同时把藏民和老百姓的关系拉近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宗山,而是带有一种亲民的氛围。宗山的概念原本是建在山上,像布达拉宫那种,下面是不开窗的实体,颜色红白,再加上金顶,这是典型的宗山的意象。我们在这个项目里把下面根基部分融入到城市,而且层层叠叠的院落与结古寺的形制相呼应。另一个问题是关于立面,包括开窗、金顶和色彩。颜色上我们曾经尝试用一些红色,红色是宗山特有的色彩,但是讨论会的时候一位民俗专家提出,红色要慎用,原因之一就是宗教意味太浓。最终我们的策略就是“去宗山化”“去宗教化”,也没有用金顶,而是做了端部镶钛金纹样的金属构架。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不断地跟地方交流沟通呈现出来的。我其实一直心里没有底,担心体量会很大、又有点对称,但是后来看效果还可以。
此外,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地方是让我们措手不及的:其一就是施工图出来之后,开始打基础放线的时候,突然通知我们说这块地有两个牧民的房子,地是归牧民的,就临时进行了红线的改动,红线的调整使得建筑的总体设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迫使我们对场地进行一而再再而三地考量,不仅仅是红线问题,场地中的每一棵树我们也都进行了反复的实测和标注。后来这里的每一棵树,包括非常小的树我们都保留下来了,因为在三江源这个地方绿化生态是特别宝贵的。其二就是施工图都做完了,突然接到命令“楼堂馆所”不能用石材。原本一开始我们要用干挂石材,后来告诉我们石材不能用,结果就非常麻烦。最大的问题就是,改成涂料之后窗户就没有深度了。其实现在的州政府还有这个问题,主体建筑上部有一道腰线,就是当时混凝土腰线打完了,没办法敲下来。本来那个腰线挂上石材以后就看不出来了,但干挂石材一取消,这道腰线就显得突兀了。上面一段是仿边玛草的墙顶。墙体要有厚度,又不能用石材,最终只能选择局部用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由于是现场人工砌筑,我们最后用在了入口院落的墙面上,厚重凸凹的质感和砌块本真的色彩也达到了我们最初的想法。
所以总体来说,这个项目是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算是完成了任务。
张利:在您正在进行的项目中,哪一项是最让您兴奋的?
庄惟敏:现在正在做的,是刚刚中标的丽江博物馆,但还没有最后确定。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家一直认为丽江是纳西族的,其实这里是多民族的,甚至有藏传佛教的影响。而且这里有大山大水,不是大家印象中小河流水的概念。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项目里重新定义丽江,而且我觉得现在丽江的问题除了商业泛滥,还有更大的问题是泛地域主义化,所有外来的建筑师在这里都用土坯墙、坡顶瓦。这种泛地域主义化也是一种灾难,它带来了一种对现代性或民族文化认知发展的否定,这种否定可能更可怕,会在某种程度上奴役我们建筑文化的发展。在这个项目里,我坚决反对复制一个院落,而是做了金属顶的3条简洁的体量组合,这是源于对大山大水和三江汇流的理解。水是流动的,它给丽江带来的感觉永远是动感的,丽江是一个动态的城。我们也不愿意再去重复纳西族的符号,而是希望把当地人真正引以为豪的雪山、三江汇流和椴木作为精神元素,建筑形态也是源于这个概念,而不是简单的院落。甚至于色彩我也没用任务书上要求的黑色屋顶,而是用亮的,我们从玉龙雪山看下去,它会闪闪发光。因为它是雪山的映射,也是一种溪流的倒映。在竖向构图上用的是不规则的木纹,正面是黑色,侧面是黄色和暗红色,藏式的颜色,丽江民族的服装很多都是这种色彩。
这个项目做起来是比较兴奋的,屋顶做完之后,那些楞可以掀开,光可以漫射下来进入展览空间。而且线性空间用作展览,流线也很清晰。最重要的是博物馆馆藏有一幅很长的金沙江图,可以在这里展现出来。
张利:每个中国建筑师都在讨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方向,当然这个解释不是唯一的。您认可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方向是什么?
庄惟敏:我认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方向是一个思想性的问题,事实上我特别认同的就是习总提出的“文化自觉性”,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就体现了中国建筑创作的创新性。“文化自觉”不是形式的创新,也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而是文化的创新。所谓东方的形制、东方的味道,就体现在这方面。你能讲出一个东方的故事,并把它展现出来,我觉得文化就是中国建筑创作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建筑师特别需要提高东方文化的修养,但确实有点难度,我们现在都被建筑中看似技术化的东西所控制。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还是很同意一种说法,就是把建筑分成三个层次,或者说同心圆:最外圈的圆是“技术”,我们是很容易解决的,比如直接借助当代的技术解决构造问题、采光问题等等;第二层同心圆是研究“人和社会”,即考虑人的行为,这里有一部分人是可以做到的;第三层最里面的同心圆,就是最重要的核心 “中国文化”。我觉得自己充其量是在第二个层次,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所谓的“以人为本”,但我觉得“以人为本”还不够,还需要往核心的地方走。
张利:下面的问题是关于学术和教育的问题,首先是关于建筑策划。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始于您的博士论文,您能否用最简单的语言,向我们的读者解释一下什么是“建筑策划”,为什么当代中国亟需更好的建筑策划?
庄惟敏: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一个例子开始说。仇保兴副部长说我们中国的住宅平均寿命只有30年,为什么只有30年?其实很多不到30年的房子被拆掉,不是质量问题。比如,不到20年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北京的凯莱大酒店,被拆掉的原因之一就是题出错了。建筑的题就是任务书,这个题是谁出?都是开发商或领导,他们出的题要么没有顾及环境、要么没有顾及发展、要么没有顾及文化,总有各种各样的缺陷,那么建筑师按照这个题去做,就会出毛病,所以短时间之内就被拆除。其实这个问题,国外早就认识到。如果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建筑策划”,就是为建筑设计出一个合情合理、而且具有前瞻性的题。其实现在很多建筑师都在做这件事,当你接到任务书的时候会去研究前期,会对甲方提出对设计任务书的修改意见,这是建筑师的职责。但是还会有些建筑师囿于自己要拿人家的设计费,就要满足人家的要求,甘于当人家的鼠标,对任务书的问题不闻不问,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建筑策划在美国,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性的项目中是非常明确的,项目不经过建筑策划、任务书不经过审查是不能盖的。
张利:您担任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主席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您如何看待当代国际建筑师的职业精神问题?以及您担任主席以来,建筑师的地位和执业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庄惟敏:我担任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主席是被授命的。职业实践委员会(PPC,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ssion)是张钦楠先生和美国的詹姆斯·谢勒(James Scheeler)在1984年共同创办的,原本在UIA下面没有这个委员会,成立PPC的原因,就是当时开始出现跨国执业。跨国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外国建筑师如何执行当地的规则和法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创办了这个委员会。张钦楠先生之后是许安之教授接任PPC的联席主席,之后就是我。这个委员会是UIA下面最大的三个委员会之一,主要是研究全球职业建筑师执业规则的,至今为止PPC已经制定17条政策和13条导则,导则是对政策的解释。共有将近40个成员国一起参与讨论:什么是建筑师?什么是职业实践?怎么收费?如何仲裁?如何到第三国执业?执业的时候遵守什么?等等问题都涉及到。讨论会每年都要举行,大家会争相参与制定政策,而后在委员会(PPC)里讨论,通过后上报UIA理事会成为UIA宪章的一部分,因为这些政策关系到各成员国的职业实践的利益,因此会有很大的争议,主席就要来主持,通过投票的方式做出取舍。这些政策作为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
张利:您觉得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您作为建筑学院的院长,要如何推动这个发展方向?
庄惟敏: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可以说说我们的困境在哪里,建筑学在工科院校当中意味着什么。它的定位不属于工科、理科或艺术,是带有创意特征的工科。就这个层面而言,就要把学科的定位梳理清晰并建立自己的体系向理工科大学宣传,以获得在理工科大学背景下的价值认同,或者自己独立成为一个大学,像罗德岛设计学院,这样的理念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在理工科大学背景下就是两难的局面,一方面依托理工科大学雄厚的科研和师资力量,但同时又被这种工科的意识形态湮没,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困境——办学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这也是我当院长以来感受最深的。我要花费特别大的努力跟学校里其他学科的人解释建筑,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建筑学科中的精英,这不能靠你写过多少本书、设计了多少房子来衡量。
张利:您作为建筑学院的院长,您要求建筑学院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庄惟敏:就建筑学教师而言,我觉得要有四点:一,首先要热爱建筑;二,要热爱教育,这头两点我认为是最为基础的;三,还要有建筑文化的觉悟;四,要有建筑实践的能力。这四个方面都具备,我觉得才是合格的建筑教师。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世界建筑》
全文刊载于《世界建筑》201510期P27-P30。转载请注明出处